[1]马丽梅,刘生龙,张晓. 能源结构、交通模式与雾霾污染——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研究[J]. 财贸经济, 2016, 37(1): 147-160.
[2]曹瑞瑞, 蒋震. 上海市能源-经济-环境(3E)系统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[J]. 统计与决策, 2015(12):134-136.
[3]魏巍贤,马喜立. 能源结构调整与雾霾治理的最优政策选择[J]. 中国人口·资源与环境, 2015, 25(7): 6-14.
[4]李小胜,张焕明. 中国经济增长、污染排放与煤炭消费间动态关系研究——基于面板VAR模型的实证[J].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, 2013, 35(11): 25-34.
[5]王亮,赵涛. 中国可再生煤炭消费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动态关系 [J]. 技术经济, 2013, 32(11): 99-104.
[6]王星. 城市规模、经济增长与雾霾污染——基于省会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[J]. 华东经济管理, 2016, 30(7):86-92.
[7]冷艳丽, 杜思正. 能源价格扭曲与雾霾污染——中国的经验证据[J]. 产业经济研究, 2016(1):71-79.
[8] Van Donkelaar A, Martin R V, Brauer M, et al. Use of satellite observations for long-term exposure assessment of global concentrations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[J].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, 2015, 123(2): 135.
|